最近刷小区装修群,十个业主里有八个在吐槽“自己家怎么装成这样”——本来想抄博主的极简风,结果装出个“阴天山洞”;明明选了全屋白色,结果门是“塑料白”、墙是“发黄白”、柜子是“冷调白”,凑在一起像拼夕夕九块九的混搭套餐;还有那轨道灯,本来想洗墙出高级感,结果打在墙上像被手电筒怼着照,光斑一坨坨的,跟没擦干净的镜子似的。
就说灰色瓷砖吧,前两年谁没被“高级感”冲昏头?我邻居家去年装修,看瓷砖店的灰色砖“质感绝了”,直接定了深灰款,结果铺完白天不开灯跟进了地下室似的,周末想晒个太阳都得拉着窗帘——因为瓷砖反光太暗,反而显得阳光都弱了三分。更绝的是,楼上楼下三家都是灰色砖,只不过一家深灰、一家浅灰、一家“灰里带点蓝”,站在电梯口看,跟复制粘贴似的,连保洁阿姨都问“你们是不是约着一起买的砖?”
再说说白色的坑——我闺蜜家更惨,为了“极简耐看”,门选了“象牙白”,墙面刷了“珍珠白”,柜子定了“奶白”,结果装完一开门,三个白像三个陌生亲戚凑一桌,谁都不认识谁。她跟我说“晚上开灯更吓人,门的白泛暖,墙的白泛冷,柜子的白像被晒黄的纸,我现在都不敢邀请朋友来家里,怕他们问‘你家是不是买了二手家具?’”
还有那工艺问题,真的是“看不见的钱才是坑”。我同事家为了省两千块,没做冲筋找平,结果射灯一装,墙面跟月球表面似的,坑坑洼洼的阴影能当地图看。更崩溃的是柜子和墙的缝隙,大得能塞下一根手指,工人说“正常,墙面不平都这样”,结果他自己买了收边条贴,贴的时候手都抖——因为缝隙歪歪扭扭,贴完像给柜子围了条“破布”。
灯光翻车的更普遍,我妹家做无主灯,本来想装成“氛围感小酒馆”,结果轨道灯装高了,照在沙发上像“舞台追光”,照在墙上像“手电筒晃眼”;更绝的是她选了亮面瓷砖,灯光一反射,整个客厅像KTV包房,明晃晃的全是光斑,她现在回家都只开落地灯,说“不然眼睛疼”。
还有那“动态设计”的坑——我朋友家的一门到顶衣柜,装完一开门撞新风口,“咣”的一声,吓得猫都跳上了沙发;还有卫生间的门,打开刚好撞马桶,每次上厕所都得侧着身子挤进去,他说“现在我都练出了‘缩骨功’”。更搞笑的是厨房的窗户,打开刚好撞水龙头,每次开窗都得先把水龙头拧到一边,跟玩“密室逃脱”似的。
墙面开裂的问题,我家去年刚踩过——轨道灯的灯槽边缘,过了半年就裂了条缝,像有人在墙上划了道指甲印。
工人说是“两种材质热胀冷缩”,我自己买了补墙膏填,结果填完没两天又裂了,现在只能当“装饰线条”看。还有美缝,我邻居自己做美缝,买了“奶茶色”美缝剂,结果挤出来像“土黄色”,跟瓷砖的浅灰搭在一起,像给砖贴了层“创可贴”,丑得他想把墙砸了重新装。
最恶心的是玻璃胶发霉——我妈家的卫生间,玻璃胶从白变灰再变绿,跟长了青苔似的,擦都擦不掉。
她跟我说“每次洗澡都盯着那团绿看,像看恐怖片似的”,后来我给她买了除霉啫喱,挤上去放一晚上,第二天擦干净,居然跟新的一样,她现在逢人就夸“这啫喱比工人带的胶好用一百倍”。
其实装修哪有“完美”的?但提前避坑总比事后补救强——比如选灰色瓷砖前先拿样块回家,在白天自然光下看;选白色的时候,把门、墙、柜子的样块放一起比,差一点都不行;墙面一定要做冲筋找平,别省那点钱;灯光找个专业设计师帮着定位置,别自己瞎装;还有玻璃胶,一定要自己买MS胶,别用工人带的“免费胶”。
你家踩过这些坑吗?
是灰色瓷砖太暗,还是白色色差太大?
是灯光翻车,还是柜子撞门?
评论区聊聊,让大家避避雷——毕竟装修这事儿,谁踩过坑谁知道,能少踩一个是一个!
人人顺配资-短线杠杆配资网-长沙炒股配资公司-短线配资炒股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